熵增
传统的物理学家说,世界趋于无序,他们称为”时间之箭“。他们说”创造秩序“需要耗费额外的能量。然而,创新似乎有所不同。我们可以看到很多例子,创新比混乱需要的能量更少。是不是通过使人们比以前更有效地沟通,eBay、脸谱网和Google创造了更多的秩序?
———— 《硅谷生态圈》
关于消遣与休闲
关于消遣的诠释,个人以为没有比 John Dewey 讲的更好的了,其在《民主与教育》的第15章:课程中的游戏和工作如此写道:
凡是所做的事情近似做苦工或者需要完成外部强加的工作任务的地方,就存在休闲的要求,只是这种要求往往会被歪曲。一般的活动过程不能给情感和想象以充分的激发,所以在休闲的时候,人们就会急切地不择手段地寻求刺激,不惜借助于赌博、酗酒等方式;或者说,在不怎么极端的情况下,求助于无聊的娱乐,用及时行乐的方式来打发时间。娱乐消遣(recreation)这个词的意思是指恢复精力。它是人类最迫切、最无法规避的需要。认为这种需要能够被抑制的看法是绝对错误的。清教徒的传统不承认这种需要,结果造成了大量的不良后果。如果教育不为健康的娱乐消遣提供机会,那么,被压抑的本能就会寻找各种不正当出路,有时是寻找公开的出路,有时是沉溺于想象。教育的责任没有比提供恰当的娱乐消遣更加重要的了;还不仅为了眼前的健康,而且更重要的是为了对心智的习惯产生永久的影响。艺术就是对这个需求的回答。
人的存在,不是为了娱乐本身而存在的,更何况及时行乐的行为,对人的大脑并不能产生持久的愉悦。从生物学的角度讲,人的基因是让自己更为适应环境,以进化生存,当人的所有机能都停止运作的时候,那么这个躯壳的意义也就没有了。另外,人体本身的设计,即对自己的奖励,大脑的多巴胺就是最好的设计,持续的产生多巴胺才能让人觉得更有意义,也越发的去征服更多障碍。
尤其要提防中国式的享受
中国有着自己优秀的文化和历史,当然也有很多惨无人道的糟粕,比如缠足、太监的阉割。这里我想举两个反例,试图说明古代人对于享受的误解,为了更能说明问题,我们以两部电影说起。第一部是张艺谋改变自余华的小说《活着》,开始的时候,葛优作为地主,赌博完了不愿意走路,得有人背着。
第二部就是意大利著名导演贝纳尔多·贝托鲁奇的末代皇帝( The Last Emperor 1987),
一名太监的专门职责就是用嘴接皇上吐得痰,我们先不管卫生条件,问题在于是有痰盂的存在啊。
在没有对身体、心理的知识之前,靠直觉认为的某种享受,尤其是以欺压人为乐事的年代,被科学证明是错误的。但是这种本能性的、直觉式的是异常强大的,不仅需要自己的克制,还要去制定一些法则、协议来进行约束。
自律是解决问题的最佳出路
自律其实就是自由,我们不妨以托克维尔的《论美国的民主》中关于自由的描述来结束本次论证:
我们不能安于我们因独立而应当得到的一切。实际上,有两种自由。有一种是堕落的自由,动物和人均可享用它,它的本质就是为所欲为。这种自由是一切权威的敌人,它忍受不了一切规章制度。实行这种自由,我们就要自行堕落。这种自由也是真理与和平的敌人,上帝也认为应当起来反对它!但是,还有一种公民或道德的自由,它的力量在于联合,而政权本身的使命则在于保护这种自由。凡是公正的和善良的,这种自由都无所畏惧地予以支持。这是神圣的自由,我们应当冒着一切危险去保护它,如有必要,应当为它显出自己的生命。
适兕认为想要对开源有着不一样的理解,自律是其中非常关键的一项。